您的位置:首页 -> 继续教育 -> 正文
2021年度安徽省土地估价师第一期继续教育培训班(编号C37-J)心得体会之一
发布日期:2021-10-28 浏览次数:1256次 字体:【
 
 

安徽正诚房地产土地评估测绘有限公司  章俊

 

本人于7月30日—8月1日在合肥市参加了由安徽省土地估价师协会举办的2021年度安徽省估价师第一期继续教育培训班,省协会邀请了四位中估协理论扎实、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型老师授课,他们分别是吴克宁老师对《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的解读、赵松老师对《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的解读、王文老师讲解了《出让地价评估技术探讨》、戴涛老师讲解了《省内报告评审技术交流》等课程。四位老师凭借着对相关政策及技术规程的深刻理解,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针对土地估价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评估报告评审标准的介绍,多方位对土地评估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与分析。首先非常感谢省协会邀请到这么好的老师来授课,既有理论也有实战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深受启发。特别是王文老师讲解的《出让地价评估技术探讨》、戴涛老师讲解的《省内报告评审技术交流》让我深有感触,下面就这次培训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实时关注相关政策的出台,提升对其的认知,加强学习。《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解读》是首部针对土地、矿产、海域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分等定级进行整体性规模的技术标准,在现行标准上,更加详细区分不同自然资源类型之间的特征,部分自然资源类型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其分等定级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较之前的相比,注重体现了分类和分区、稳定和灵活、准确和协调三项原则。这对我们之后的土地评估工作的专业技术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推动相关工作的高标准、规模化实施,保障评估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二、 注重细节方面,深入理解,学会融会贯通。赵松专师讲解的《自然资源评估价格通则》解读,更加统筹融合了现行各类自然资源评估中的既有规程标准,又明确各类自然资源评估过程中具备共有性、协调性及融通性特征的内容,确保现有各类价格评估与管理活动的稳定运行,通则继承了成熟的技术方法,有针对性的补充缺失部分,通过明确核心理念,基本定位与技术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出制定技术细则奠定基础,预留探索空间。在后期的评估工作中,学会融会贯通,对不同自然资源类型中主要评估思路的相似性及具体适用的评估方法加以区分。

三、 评估工作中出让土地评估技术路线学习,创新思路。王文老师讲解的《出让地价评估技术研讨》,从混合用途评估和相关调整的说明、报当中的典型问题、出让地价评估技术难点、典型案例研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出让地价评估技术领域。混合用途评估思路及土地估价结果的表述方式与现有估价规程的区别,用地结构调整补地价评估,已出让土地补地价评估年限设定问题的探讨,特别是涉及收购小部分地块出让地价补偿,关系到容积率变化调整对整个地价影响因素分析的细节问题,解开了之前评估作中出现的很多疑问,为今后的征收补偿评估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了详细思路,受益匪浅。

四、 提升报告质量,练好基本功。针对省内机构土地报告质量问题,戴涛老师讲解的省内报告评审存在的问题技术交流,细化分析了报告每一部分的标准,普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解决的路经及方案等作详细交流解答。关于如何提高省内执业机构报告质量问题,对照估价规程及评审标准,估价师应练好基本功,关注每个细节问题,针对特殊评估项目,如土地补缴出让金、资料不齐全、基准地价超年限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让我们对撰写土地估价报告内容上的表述更加清晰、准确、完整。

通过三天课程的继续教育培训,让每位参与培训的估价师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更新和完善了土地评估过程中相关技术标准及规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拓宽思路在实际操作中怎样能够找到政策依据,合理规避执业风险,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及解决方案,相信在之后的评估工作中对每位估价师会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希望省协会多组织主办类似高质量的培训,谢谢!